(相关资料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日趋转暖,亚运氛围的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参加健身运动。不过,春季运动是有讲究的。如何正确运动?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前后需要注意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区科协讲师团讲师、区中医院杭州南站医疗点负责人叶美燕。
春天孕育着新的希望,昭示着新的开始,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即。保持身体健康就需要科学动起来。叶美燕说,春天万物生长,空气清新,且少有极端天气,不冷不热,最适合进行亲近大自然的户外运动,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也有很多,如慢跑、散步、骑行、登山、跳绳、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和不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那么,怎么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合适的运动强度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运动强度过大,会给身体带来损伤。运动强度不够,则起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要想有一个好的身体,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合适是针对每一个人来说的,要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有无基础病、平时运动量的多与少来决定。“普遍适用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叶美燕表示,不管选择何种运动方式,运动过量都会导致心率增快,疲劳感不易缓解。因此,除了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外,主要应关注心率和身体的疲劳感,这既简单易行又比较准确。
以跑步为例,随着运动者逐渐适应合适的运动强度,跑的距离会越来越长,跑的配速会逐渐增快。这时,心率并没有随着跑步的距离增加和配速的加快变得更快,疲劳感会很快消失,这就是合适的运动强度。进行有氧运动时,脉搏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可以参照公式:脉搏=(220-年龄)×(60%~75%)。
叶美燕提醒,运动前后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运动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观察身体有没有不适症状,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如做原地踏步,抬膝、转腰、举臂、伸展等动作,可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运动时最好不要空腹,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能量,如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等,建议进食后约1小时再进行运动。此外要注意水分的及时补充。极端天气不适合运动。选择户外运动时,遇到气温低的天气,要注意防寒保暖。选择跑步的话,除了跑前要做一些拉伸动作外,开始跑的速度不宜过快。
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该做一些拉伸放松活动。特别是跑完步后,要看看能否马上恢复到正常的心率水平,也要看运动后身体的疲劳感是否可控。评估运动后身体的状态,以便决定下一次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毕竟,健身运动贵在持久,合理选择喜爱的健身项目,让自己能够长期坚持,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保持健康体魄的目的。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直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